2024泰山·影评人论坛于6月7日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媒介·技术·记忆:再追问电影是什么”,论坛聚焦“议题突破与作者表达:中国电影的通与变”与“影视评论的本来与未来”两大议题。本届论坛邀请到了国内高校学者、媒体人、创作者、影评人等影视行业专家,一同在对电影的追问中抵达理解,探讨影视艺术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社会公共议题的呈现,逐渐成为近年电影创作生产的主流,而裹挟着社会公共议题的电影,也已成为议题本身。电影对于现实问题的关照和表达,突破了关于电影文化公共性的进一步思考,电影与现实彼此反映、互动、改变。在新的创作潮流下,电影创作者也在影像中不断洞察与尝试,同观众建立更深刻的情感共鸣,不断搭建起具有个人化特征的艺术表达。
下面让我们一同回顾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杨远婴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前段时间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会议(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提到的几个主张特别重要,包括主旋律影片的概念,最早的时候理论界一直有很多讨论,后来形成一个意见:所有表现真善美的作品都是主旋律。但是现在电影界还是狭义理解,英模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才是主旋律。毛羽还明确地说了坚决杜绝为评奖而创作、因题材而评奖。这种表态就在倡导差异化的方式,电影创作要在电影规律的框架中进行,我觉得这也是未来中国电影创作的风向标,一种巨大的解放。
中国电影在2000年前后发生的重大变化,从第五代到第六代,我觉得是走到极致,电影创作比较个人化,当然他们也遭遇了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国营大制片厂支持,导演的作者表达是非常困难的。80后导演在类型框架里进行作者表达,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
事实上,现在大学课堂经常讲类型电影,类型电影成为课堂教学主脉,由原来的作者电影、大师电影转变为类型电影。其实类型电影的整个框架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框架,把每个类型其中的故事内核考察一遍,你会发现它就是一个人生故事串起来的。现在大家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认为类型片是商业片,里面没有作者表达,大家都错了,就像新好莱坞产生了大批作者一样,中国的目前的电影创作也正在这个轨道上,有些国内导演遵循商业模式、商业框架并兼具作者性,我觉得这是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环境。
电影的形式在多媒体时代也会更多样化,影院电影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影像跟文字语言一样是一种语言,学会使用这种语言,就会写各种东西,就像文字语音有汉字、汉语、文法,写散文、诗歌、小说,影像语言是比文字语言更象形的“文字”。未来新科技层出不穷,AI时代的变化会更多,我已经看到了竖屏电影、桌面电影,比如说在原来好莱坞高概念影响下的电影制作会不会发生新的电影,这是我关于中国电影未来的一些畅想。
万传法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回顾中国电影史,其实在中国电影早期就有大量基于公共议题的创作,比如1920年拍摄的《闫瑞生》就来自当时在上海热议的事件,随后进入了电影创作。电影对议题的关注是一个传统,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话题性、议题性的东西,偏爱现实题材也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基调。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电影对于现实议题的关注是稳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以商业片为主,但进入20世纪30年代,转入现实题材的创作。包括建国之后的革命现实主义,改革开放之后的批判现实主义,再到新世纪之后的温暖现实主义。在电影商业运作中,每个电影又希望能产生话题,票房得到保证。当话题制造进入公共视野,现实表达被投放市场后,受众反馈是不可控的。我觉得对于创作者而言,对公共议题的表达需要坚守,但对议题引发的受众反应也要有一个预想和控制,甚至把它看作是电影创作的一部分。
我认为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性别是一个巨大的议题,影视行业内女性创作者的从业人数在不断增加,女性创作群体和性别议题的表达会带来新的世界观、新的创作路径和新的模式。比如《坠落的审判》,整个创作可以看出女性特有的表达,开始慢慢改变电影书写的方式,或者也改变了类型。以及现在AI也可以书写电影,AI在类型上的学习和生产是快速的,能快速产出类型化或类型融合的叙事文本。我觉得未来我们仍然是在现实基础上去创作,而AI恰恰很难具有这种现实性。
向宇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
电影的社会关怀是中国电影很重要的一个传统,现实题材影片近年来也产出很多。关于今天论坛的议题,我个人认为有两种思考的方式,第一种是所谓现实题材、现实主义是复杂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但如果我们把电影当作一种商品来看,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类型片的方式来处理。比如中国当代导演中更为关注现实表达的贾樟柯,艺术成就很高,可谓是大师,但商业上不算是特别成功。
但后来我发现最近十来年,一些中国导演找到了平衡商业类型片和个人化社会议题表达的方式。比如说犯罪类型、黑色悬疑这类影片,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和《南方车站的聚会》,根据余华小说改编的《河边的错误》以及韩延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这些作品。未来国产电影可以更多考虑怎样在某种类型片的框架里探索表达,表现对社会的关怀思考,同时把作者的个人风格追求放进去。比如说黑色电影,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在商业类型片的框架里表达创作者对社会的思考的影像文本。一些作品通过一个商业类型片的方式,更兼顾社会的关怀思考和个人的艺术表达,更满足市场内的观众需要,电影事业才能良性地循环下去。
段婷婷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副教授段婷婷
作为青年创作者,我保持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在创作过程中,年轻的创作者应该创作什么样的电影剧本或者是影片,才能够真正地被市场看到,走入到电影创作的这样的行列当中去?基于我的经验和思考,我觉得今天这个议题是非常好的。
创作要跟当下时代紧密联结,如果只是对于个人情感很自我的表达,其实是很难被人看到,我们今天论坛提到一些年轻的创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比如魏书钧的《河边的错误》,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次影评大赛也有很多同学选择这些电影表达自己的评论思考。其实这些电影既有作者的个人表达,同时在相对比较类型片的创作框架之下,对很多社会话题进行回应。
关于作者表达的问题,当下人工智能对于电影创作的冲击很大,那么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我们怎样进行电影创作?首先,我认为还是要去讲述一些更个人或者更有情感的故事,这些东西是AI取代不了的,同时也要跟社会议题和类型片的创作相结合。比如最近李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一个不太被大众关注和了解的地方发生的故事,最终能被那么多的观众所观看和认可,这有着AI取代不了的个人情感表达。同时,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我们也要从视听层面上要进行一些突破和尝试。技术的发展也是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再设想一下电影还能有怎样的突破。
当下的国产电影创作,很多题材还是被遮蔽的,没有被人看到的,关于题材的挖掘可以再大胆一些,再放开一些。在互联网时代,大家能够看到各种多元文化的呈现。在学校的参观过程中,我也发现泰科在办各种活动,我们有机会在大众的平台上接触更小众的内容,这些小的点也有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喜爱。
高达
文艺电影推广品牌“后窗放映”发起人、后窗公众号主编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包括我小时候看电影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第二天大家一起聊电影,大家把电影当作一种谈资,这本身就是电影跟社会的一个结合。其实现在有了网络,有了新媒体这种全面的发展之后,其实很多的话题的讨论已经不在本来预估的范围之内。比如之前《隐入尘烟》《我本是高山》等等电影所引发的巨大的社会波动,这种波浪的涟漪,它能泛到什么程度,其实已经超出了创作者和公众本来的预想。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也是电影市场一直在期待的事情,我们常讲要“出圈”,电影的“出圈”从所谓“电影圈”到“市民圈”等等,“出圈”的这个范围越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今天论坛的时间点很好,我们也期待在端午节档期和暑假档开启后,见到更多精彩的国产电影。我们今天彼此分享内容,彼此的希望或者盼望也好,能够在今年见到一些更多的实例,更多的影片来佐证今天的一些讨论。
未完待续